春天來了,就要吃春日的時令菜,才對得起這春光無限。尋個周末,來一次合肥周邊遊,賞花遊春,嘗嘗皖中區域的菜肴,連南接北的融合美食聚會了四面八方的氣味。
從合肥的北城出發,第一站來到有「草莓之鄉」美稱的長豐縣。油菜花招搖著春日的香氣,采摘草莓的時節合適全家出遊,選一處草莓大棚,在藤蔓間摘取最大最紅的那一顆,一口甜到心底。中午就吃農家土菜,吳山貢鵝和莊墓圓子可不能錯過。
吳山貢鵝前史久遠,鵝肉肥嫩不柴。鵝翅膀、鵝爪、鵝頭各有特色,鵝胗、鵝肝等內臟還能夠拼盤。采完草莓,大家枯坐,或茶或酒,啃著鵝翅,足以抵禦春寒料峭。
莊墓古稱莊墓橋,明、清時為皖北水陸交通重鎮,前史悠久。相傳莊墓圓子由春秋楚莊王時的莊墓人創製,在當時被叫作「莊王圓子」。據光緒十六年《壽州誌》記載:「楚莊王墓在州東南九十裏,大冢巋然,莊墓因此得名。」 如今行政意義上的莊墓鎮位於長豐縣中北部。
圓子標誌著團團圓圓,作為一種菜肴廣泛流傳於中華大地,在皖中區域更是有著「無圓不成席」的說法。莊墓圓子上桌後,外皮晶瑩剔透,內裏的豬肉等原料一覽無余,馬上讓食客有了胃口。
下一站來到合肥的肥西縣三河古鎮,5A級景區的大紅燈籠點綴著古鎮典雅的氣味。春水裏搖曳著春光,要來嘗嘗「皖誇姣味道」,天然要從最時令的開端。水芹菜招搖著最嫩的葉子,晶瑩剔透的桿子嫩得能掐得出來水,這個時候是三河小炒最鮮美的時節。
三河小炒是一道什錦炒菜,豬肉和茶幹必不可少,最嫩的水芹菜配上木耳、紅椒、洋蔥等,色彩煞是好看。豬肉的香氣混入素菜裏,芹菜的脆爽,茶幹的筋道,妙趣橫生。這道菜擺在飯店裏,也擺在家家戶戶的春日餐桌上,更是擺在身處外地的合肥人的心上。其實,菜的氣味便是家的氣味,三河小炒裏的春味便是離家的合肥人對家的惦念。
散步在三河古鎮,春暖花開的時節迎來四方遊客,街頭巷尾支起攤子,米餃的香氣籠罩了這個春天。買幾個,在路邊就大快朵頤起來,著實融入了當地的趣味。白嫩的餃皮油炸得金黃,豬肉、白米蝦、豆腐混合在一同成餡,咬一口,餡流入嘴裏,鮮味撲鼻而來。
在肥西,不能錯過地道的合肥美食——肥西老母雞湯。黃澄澄的雞油並不肥膩,舀一勺,吹去熱氣,進口便是滿嘴鮮香。下面條、泡鍋巴、泡米飯都是能夠自由選擇的吃法,湯汁和主食慢慢融合,相互滲透,扯上一根雞腿或許雞翅,吃完,還恨不得舔一舔手指。
「皖誇姣味道」肥西老母雞湯(圖片來歷:安徽省文明和旅行廳)
沿著巢湖,我們一路往東,晚上能夠住在肥東的六家畈畈塘·拾吾舍民宿。清晨,伴著春日的鳥啼,從熟睡中醒來。六家畈的民居群裏,掩映著時光的故事,換上漢服穿行於油菜花海,每一處建築都是凝結的詩行。
肥東縣六家畈文旅小鎮(圖片來歷:安徽省文明和旅行廳)
肥東縣六家畈文旅小鎮古民居群(組圖)(圖片來歷:安徽省文明和旅行廳)
肥東縣六家畈文旅小鎮漢服換裝體驗(圖片來歷:安徽省文明和旅行廳)
肥東縣的泥鰍掛面,在春天也是撫慰人心。春天到了,在泥下熟睡了一冬的泥鰍也蘇醒過來了,春天是泥鰍最好吃的時節,這時候的泥鰍個頭不大,肉質最新鮮。
一筐筐的泥鰍扭著身子,待它們成為菜肴時,是香馥馥的一道美味,湯汁帶著濃郁的醬香,掛面筋道,吸飽了湯汁後麥香醇厚,碧綠的蔥花更是影響著胃口,這道泥鰍掛面勾得你口水直流。
「皖誇姣味道」泥鰍掛面(圖片來歷:安徽省文明和旅行廳)
沿著巢湖一路往東,湖面上煙波浩渺,垂柳和梅花、海棠、櫻花等次序盛開,沿湖的每個鎮子都可「隨意春芳歇」。想在巢湖看花,選擇不同,感受不同。郁金香高地已是花團錦簇,給大地鋪上了艷麗的毛毯;銀屏山則是「單戀一枝花」,這一株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白牡丹,孤傲地艷絕四方。
巢湖有一道河鮮不可錯過,那便是白米蝦。一般巢湖人做成蝦醬,和幹子、毛豆、肉丁一同,成為下飯「神器」。還有一種吃法也極為推重,那便是用渣肉粉蒸出來的巢湖蝦糊,舀一勺進口,滿是優質大米的幽香,口感綿密,再嚼之,偶有小蝦進口,像是尋寶般的意外驚喜,讓人回味無窮。
久在樊籠裏,復得返天然。周末走出家門,看花吃草莓,合肥的美食有河鮮走禽的鮮美味道,也有圓子小炒的家園氣味,還有米和面的自由切換,吃的是南來北往的融合味,吃的也是前史傳承的文明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