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溪港,位於江蘇無錫經濟開發區南部,太湖之濱,是無錫經開區環太湖綠鏈的重要門戶。經過綜合環境整治改造,曩昔這兒人聲鼎沸的魚市交易市場和碼頭,變身為魚咀公園和生態走廊。
水上有景水下「森林」,人與太湖和諧棲居小溪港魚市承載著許多「老無錫」的味覺回憶。每到捕魚季,許多無錫市民前來購買太湖「三白」等新鮮水產。但由於魚市是周邊寓居漁民自發構成,運營產生了很多廢棄物,太湖水質受到影響。伴隨環境改造,這兒的水產交易成為歷史。
「以前這兒臟亂差,很多漁船聚集,環境不友好。現在看這兒,完成了『富麗轉身』。」無錫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網記者說。
水上移步換景,水下生長「森林」……毗連太湖的這片空間,是如何從魚市碼頭變成湖濱濕地公園的?
「規劃建設的小溪港漁咀公園,在貢湖灣濕地以東、幹城路以南、碧波河以西的沿太湖區域,占地面積約18公頃,項目總投資約1.4億元。」江蘇江達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湧向中新網記者介紹,公園以高速路為界,南北別離因地設景、隨地勢進行生態布局。
其中,高速以北經過不同場景完成人流引導,構成了自北向南低、中、高度活躍區3個梯度的生態格式。高速以南打造了網紅景點「白鷺洲」,經過觀景平臺、棧道等,營造動靜結合的健身、休憩場所。親水步道與貢湖灣彩虹跑道連點成線,聯動貢湖灣、尚賢河,擴大了環太湖旅遊帶的輻射範圍。夜間燈光秀,為太湖之濱的夜間魅力增色添彩。
要想水清魚歡,除了岸上整治,水底生態建設也是要害。
「傳統的退漁還湖方式,可能會推遲水生態構建過程,因此項目啟用了新的水下生態管理計劃:在退漁還湖的基礎上,構建底棲生態。」無錫市太湖新城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沈董傑介紹,生態改造過程中以湖養草,用很多水草作為底層「森林」,凈化水質,湖中還投放了螺螄、扇貝、小魚等水生動物,以期完成湖體自我凈化、自我修復,構成可繼續的生態構建。
演繹「漁」文明,回歸愉日子小溪港魚市雖已不復存在,但為了保留這片場所給民眾留下的回憶,公園規劃融入了「漁文明」元素,規劃了「魚背淺灣」「飛魚遠眺」「漣漪棧道」「千帆掠影」「鳳尾鷺鳴」等景觀,以及貫穿貢湖灣濕地公園的彩虹步道,打造了極具文明特征的創新式生態濕地公園。
「你看,如今的河濱公園水清岸綠。這兒水域敞開,植被立體,『彩虹路』一路向西貫穿中央水運廣場,構成環線。每到周末,鄰近不少老百姓到此休閑散步、攝影『打卡』。」無錫經濟開發區負責人告訴記者。
環境變美了,本來靠魚市營生的漁民何去何從?這位負責人介紹,當地拿出了詳細舉措安頓漁民,一方面臨漁民進行經濟補償,另一方面積極處理漁民就業問題,讓轉行後的漁民亦能休養生息。
|